设为首页
加入收藏
首 页 园区概况 新闻中心 代办服务 企业专区 招商引资 政策法规 联系方式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园区动态
今天是
 
人工智能赋能建科园座谈会在上海隆重召开
作者:佚名   来源:本站原创  点击数:1365  更新时间:2020-10-16
 

        2020年10月16日,由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、上海开艺设计集团联合主办的“人工智能赋能建科园座谈会”在宝山区友谊西路101号上海建筑科技产业园召开。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何积丰院士,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,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、一级巡视员王依群,宝山区政协常委、上海开艺设计集团董事长全先国,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、第一设计院院长张宏,第一设计院副院长、副总工程师滕勇强,BIM研究所副所长梁骁,张江人工智能岛王晓玲、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郭峥嵘博士,杨行镇吴淞国际物流园区总经理陶金华,上海建科园负责人宋杰,上海二十冶黄嵘出席会议,参加会议的还有上海济丽智能科技、上海宾孚数字科技、爱福窝、上海联通、云南建投、钢软数字、科奎多、上海聚萤、西安五和、上海庚昌、上海利物宝、上海英泰、上海钱川等入驻建科园建筑类相关企业负责人。座谈会由全先国主持。

 
       会上,何积丰院士指出,人工智能赋能不仅局限于技术、价值和效率,更重要的是为美好生活服务。他说,人工智能赋能主要有三方面内容:一是赋能实体经济。目前实体经济的技术性碎片化,需要进一步与甲方沟通,提高甲方需求目标。二是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,加强智慧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及产业之间的平衡。三是赋能老百姓生活。养老建筑、智能家居,为老百姓提供的人工智能产品少,要逐步加强社会治理,多做面向甲方的调查研究,做智能科技分类,走人工智能经济新模式。进一步与建科园内第一线基层企业合作,开发共性技术研究,通过组织企业与研究单位的对接,赋能草根经济发展,突破技术发展瓶颈,走绿色经济化发展道路。

 
       赵宪忠作主旨发言,首先介绍了智能建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。他说,近年来,建筑业发展迅速,但始终没有脱离劳动密集型的窠臼。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,必须将建筑业与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融合。智能建造的核心是载体、算法和集成。推动智能建造,企业创新发展,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算法。如果能够在不同层面突破智能建造中的算法问题,掌握核心技术,辅以系统集成,必将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 
       王依群说,人类正在走向智能时代,举办这样的座谈会意义十分重大。感谢主办方邀请了人工智能方面重量级专家和团队参加座谈会,给了我学习机会。同时他指出,传统文化应成为人工智能赋能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,希望加强这方面研究。

 
       全先国说,上海建筑科技园目前入驻建筑企业 100 余家,其中已注册 60 多家,正在注册的 20 多家。园区设有上海建筑科技馆,以“建筑科技造就健康生活,推广建筑科技积善成德”为宗旨,深耕建筑科技,整合建筑行业上下游产业资源,通过建科馆这一展示平台,推广建筑智能建筑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业态。构建建筑全行业协同创新中心,搭建联手共建、平台共用、园区共有、金融共享的全站式行业服务平台,打造上海面向全国的建筑产业示范园区。
       会上,中建上海设计研究院、杨行镇科技园、上海济丽、上海联通、爱福窝、上海二十冶、上海英泰、上海宾孚、上海利物宝、钢软数字等企业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。与会企业代表对智能建造及人工智能赋能方面有了新的了解,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慧城市建设,助力智能建造产业发展,赋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达成共识。

 
       会后,与会领导及企业代表参观了一楼建筑科技展。展馆内分布有智慧城市主题展示馆,智能家居展示馆,BIM装配式建筑技术展示馆,旧城改造建筑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展示馆,被动用房建筑技术体验和认证中心展示馆,绿色建筑产品技术认证展示馆。通过不同的主题产品发布,吸引优质行业资源,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智慧园区,打造 1+1+N 的建设目标,1 个园区智脑,1 套新型基础设施,N 个智慧应用,旨在为客户打造智慧园区的同时,为客户带来降本增效的价值、打造产业融合生态链。

       参观结束后,与会代表合影留念。


 

 
  • 上一篇文章服务建科园企业丨打通建科园绿色认证服务通道
  • 下一篇文章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科技专委会莅临建科园参观指导
  • [ 关闭本页 ]